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打破刚兑从道理上讲是对的。但在当前已有刚兑规模过大的情况下,打破刚兑带来的短期负面效果可能非常严重,指望一下打破刚兑是不现实的。20多万亿理财产品已经具备期限错配,高杠杆这些发生金融危机的必要条件,现在就缺一个触发事件了。

相当规模的刚兑金融产品的持有者是基金和银行理财。其中很多基金和理财本身又对投资者承诺回报。资产端刚兑打破了,负债端还是刚兑。如果只打破资产端刚兑反而增加了挤兑的可能性。资产端刚兑打破,意味着不可能所有投资者都获得承诺的回报。这种情况下,投资者越早退出,承受的损失就越小。这也就带来了挤兑的产生。

不但承诺收益的产品会发生挤兑刚兑打破规模到一定程度后,浮动净值的产品也很可能发生挤兑。发行人信用存疑的债券,一旦市场风险偏好降低,市值是多少,能多快变现,答案恐怕都不乐观。在这种情况下,一旦投资者要求赎回,基金公司需要卖出这些债券,恐怕就得跳楼价卖。在缺少流动性的情况下,赎回金额越多,折价越厉害,基金公司资产贬值越厉害,净值也就越低。当这一系列连锁反应发生时,对基金投资者来说,同样是越早退出越好,即发生挤兑。

少数债券违约,基金公司还可以用自有资金赔偿或垫付。这次东北特钢违约,已经有几家基金公司表示用自有资金兜底。但全部基金公司自有资本只有1000亿左右,对应5万亿货币和债券基金。打破刚兑的成本靠基金公司承担,显然是不现实的。银行理财产品规模20多万亿,对应全银行业净资本14万亿,如果理财产品全面发生挤兑,恐怕银行也赔不起。

以不发生金融危机为底线,现有刚兑只能部分打破。即不百分之百赔付,但地方政府,上级国企等机构恐怕要承担一定的救助责任。如果完全用市场手段,短期内集中破产,恐怕至少会产生局部金融危机。

在不可能全面打破现有刚兑的情况下,减少新刚兑的不断产生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在总量不增加的情况下,慢慢化解已有刚兑问题,才能使问题得到最终妥善处理。但减少新刚兑方面似乎看不到有任何改善的痕迹。最新的财政部数据显示非金融国企债务总额已经到了83万亿,年增速17.8%。山西政府最近公开为省属煤炭企业站台,这不但是产生新的刚兑,而且还升级了。大规模打破存量刚兑不现实,新的刚兑又源源不断以各种名义产生。如此发展下去,未来会怎么样,读者可以自己判断。

话题:



0

推荐

宋厚泽

宋厚泽

18篇文章 6年前更新

智库研究员,文章为个人观点

文章